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于周四举行了自本月初日内瓦高层会谈以来的首次通话,显示出双方在推动达成更广泛贸易协议方面保持沟通与接触的意愿。

根据中美双方周五发布的协调声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与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兰道就一系列关键议题交换了意见。尽管声明未具体提及关税是否被讨论,但此次通话被双方描述为“建设性”,并重申继续保持高层沟通的重要性。

尽管此次通话尚未带来实质性突破,但分析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双方在外交层面建立了明确对口联系,也表明在日内瓦设立的沟通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本月初,中美在瑞士日内瓦举行高层会谈后,罕见地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同意暂时互相暂停多数商品上的关税,为期90天。这是自2023年11月双方就气候合作发布联合声明以来的首次共识。

据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表示,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中美之间的第二次外交层级通话。此前,中国外长王毅曾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于1月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话。

此次通话也被视为中美在外交层面“重连”的信号,并可能为接下来的讨论奠定基础,特别是在遏制芬太尼流通和扩大市场准入方面的合作。

早些时候,马朝旭还会见了新任美国驻华大使。据中方通报,此次会见显示北京希望在当前贸易对话中与美方加强协调。美方也表示期待与中方密切合作,实现对两国人民有利的具体成果。

特朗普政府在其第二任期将遏制芬太尼及其前体物质的流入列为优先任务,并敦促中国扩大对美市场开放。

与此同时,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出口企业正在加快向东南亚、非洲等其他市场的转向,美国公司也在加速将生产线从中国迁出。

在与金融机构高管的会晤中,中方表示中美在经济和贸易议题上的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重申将进一步对美企开放中国市场。

尽管近期的降温信号带来了一些缓和,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仍在持续。

中方对美方近期针对中国人工智能芯片、特别是涉及中国主要科技企业的使用限制表达了强烈不满,商务部称这是“单边霸凌”,并誓言采取有力措施维护中国合法权益。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中美达成了90天关税暂停协议,但在战略性关键领域的“脱钩”趋势仍难以逆转。美方或将继续推进行业性制裁和技术出口限制,而中国则可能通过限制稀土等关键资源出口进行反制。

总体而言,尽管中美正通过高层互动维持沟通渠道,但贸易关系的未来仍充满挑战。在有限的外交成果之外,结构性分歧依旧深刻。

致电我们

+86 202 232 6225

电子邮件

info@equam.com

发送消息

立即联系我们